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JN江南官网名称官网!
400-123-4567
138000000000
JN江南官网新闻动态
.

JN江南官网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JN江南官网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JN江南官网工业园88号
手机:138000000000

咨询热线400-123-4567

全文实录|山东创新生态环保国际合作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情况新闻发布会江南体育官网,

发布时间:2025-02-16 11:08:21人气:

  JN江南官网,JN江南官网,2月11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伍其东,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林海滨,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烟台市政府副市长李金涛介绍山东创新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

  为贯彻落实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省政府新闻办策划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召开第一场,邀请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伍其东先生,省外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林海滨先生,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先生,烟台市副市长李金涛先生,介绍山东创新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好!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是应对生态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外交思想,按照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要求,扎实开展生态环保国际交流,着力创建国际合作新平台,全面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一是成功举办一系列高规格外事活动。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习亲致贺信,伊朗、缅甸、阿塞拜疆、巴基斯坦等国领导人致辞,40余位中外省部级政要参会,数百家国内外媒体报道或转载论坛信息,我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显著成效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举办“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发布会”,中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发布《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得到国际组织官员和多国政要广泛响应。二是筹建高能级生态环保合作平台。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共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战略框架协议》,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落地山东。开通运行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发布《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推介我省250余项先进技术成果,强化生态环保科技国际推广交流。三是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国际合作。与日本、韩国、挪威、上合组织国家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与省有关部门共同筹办了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优化营商环境政企对话会”、中韩(山东)环保技术洽谈会等交流活动,省环科院与挪威道斯康公司签订环保技术合作协议,生态环保企业国际交流日益密切。

  为推进全省生态环保国际合作,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提高我省生态环保领域对外开放水平,2025年,我们将按照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强化“外事+生态”工作机制创新,围绕以下方面深入推进生态环保国际合作。

  一是不断优化顶层制度设计。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省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工作的意见》,通过搭建生态环保对外交流平台、深化生态环保地方合作交往、促进生态环保产业国际合作、积极构建生态环保民间交往体系等措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工作机制,创新思路举措提升合作能力,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方式,扩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助力全面建成生态环境健康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

  二是持续发挥高能示范平台作用。整合生态环保优质外事资源,加快形成生态环保对外合作优势资源聚集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样板标杆。发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作用,着力打造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生态环保信息交流与共享窗口、生态环保人才培养及能力建设平台、环保技术示范推广平台、绿色投融资和产业合作平台,建设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生态环保交流合作、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旗舰品牌。

  三是持续深化生态环保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利用与日韩、中亚等合作机制和平台,深化生态环保地方合作交往,推动地方高层互访,举办鲁韩环保20周年活动,巩固发展友好关系。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加强与太平洋岛国合作,打造国际零碳岛,推动成立国际零碳岛屿联盟;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物多样性金融项目,探索构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融体系;围绕环保产业合作,与挪威、韩国等举办产业交流活动,积极推动生态环保民间交往。充分发挥山东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作用,为企业生态环保技术、项目、产品合作牵线搭桥,深化生态环保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构建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工作协作格局,畅通生态外事资源,强化国际传播,抓好制度落实,凝心聚力推动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打造生态环保对外开放新高地。

  人民网记者:习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议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山东作为外事大省,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深化绿色转型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习多次强调,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一直以来,我们发挥外事资源优势,搭建对外交流平台,全力推动我省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扩大绿色发展务实合作,既彰显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又拓展我省国际合作空间。

  一是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充分用好分布在106个国家的699对友城渠道,全方位参与生态环保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大会,与联合国环境署、人居署,联合国工发组织建立工作渠道,推介山东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效,并与上述组织在可持续发展项目合作和优质项目推介宣传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通过与环保国际组织的合作,在国际舞台发出了山东声音,树立了山东生态文明良好形象。

  二是建强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搭建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平台,联合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让中外嘉宾综合、立体、近距离感受美丽山东,推动上合组织国家间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领域深化合作。会同省生态环境厅在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举办“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发布会”,进一步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力量。聚焦“小而美”、精准化,举办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以“智链健康、绿动未来”为主题,聚焦节能环保、医养健康等产业,推动政府对话、产业链接、项目合作,助力中日两国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交流互鉴、合作共赢。

  三是持续扩大山东绿色“朋友圈”。统筹安排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韦斯利•西米纳参访长岛“零碳岛”,推介我省在清洁能源、环保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向汤加—中国友好协会、巴林戈郡博客特社区、坦桑尼亚阿鲁沙省300余户家庭捐赠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推动我省清洁能源产品深入非洲社区,提升环保产业国际影响力。协助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与我省德州市联系对接,推动双方在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项目友好交流合作。今年年初,推动我省烟台市与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在北京签署关于推动零碳岛屿合作谅解备忘录,纳入格林纳达总理米切尔访华成果,双方将推动岛屿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利用合作,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交流,实施海水淡化及资源化利用协作,共同开展绿色低碳旅游,促进岛屿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通过一个个绿色项目,为我省绿色转型发展赢得更多同行者。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好“外事+生态”工作机制,通过跨域协作、国际交流,全面加强与相关国家地方间在环保产业、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依托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等平台,彰显我省生态治理成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经验、山东做法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答卷。

  大众日报记者:刚才听到各位发布人介绍,一直在强调加强和开展国际合作。请问山东目前主要加入了哪些有代表性的环境国际公约?履约情况如何?这对山东生态环保的对外合作工作有哪些影响?

  目前,我省生态环境部门主要承担两项国际履约工作,下面我分别介绍履约情况。

  一、《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履约情况。我省在国家“蒙约”履约任务中承载着极为重要的职责。2024年,我省新增备案企业数量约占全国新增备案企业数量的五分之一,备案的行业门类多,涉及物质种类复杂,涵盖了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等多种受控用途。

  为了完成履约任务,我省积极落实各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举措,一是开展了三期加强地方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管理淘汰能力建设项目,严格落实生产和使用ODS的建设项目管理要求,从源头把好管控和准入关;二是着重开展了ODS备案管理及全流程管控工作和丰富的履约宣传普及活动,通过监督帮扶与日常宣传的“双轨”策略,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完成备案并按时报送经营活动数据,从而稳步推进履约进程。截至今年1月,我省已有超过500家涉及受控ODS的企业完成了备案工作;三是将ODS管控物质违法违规行为纳入政府有奖举报范畴,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共同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当前,我省已全面停止了全氟化碳、哈龙、四氯化碳等五大类ODS受控用途的生产和使用,为国家全面完成履约任务,保护地球臭氧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情况。近年来,我省健全履约管理制度,提前完成履约任务,积极试点示范,截至目前,《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管控的29种类污染物已全面淘汰。一是完善制度机制。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纳入新污染物治理、全省生态环保规划和美丽山东建设内容,把履约工作作为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内容统筹部署。2020年、2024年分别印发新增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履约实施方案。2023年,建立了15个部门组成的新污染物治理管理工作部门协调机制,建立专家库,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开展联合执法。2024年3月,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履约纵向和横向工作合力。二是提前完成履约任务。坚持省市联动,开展起底式排查和线索动态核查,全面摸清六溴环十二烷等淘汰产能底数;组织专家指导企业科学制定停转产及拆除方案,督促企业按照计划淘汰相关产能,开展精准包保帮扶,同时统筹做好产品替代工作,帮助企业申请全球环境赠款基金,以替代促淘汰,不搞简单化、“一刀切”。经过不懈努力,我省提前3个月完成生产企业淘汰任务,提前2个月完成使用企业淘汰任务。2024年5月17日,山东省作为2个现场发言的省份之一,在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20周年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三是积极试点示范。在总结履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省摸索出一套有序、科学、高效推进淘汰类新污染物治理的管理工作机制,被生态环境部列入第一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试点,试点建立和完善了部门横向联动机制、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机制以及淘汰类新污染物全链条治理工作机制,形成了10项试点成果,建立了具有我省特色的淘汰类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

  山东电视台记者: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应运而生。但我们也看到,国际零碳岛建设缺乏全面对标案例和成熟模式借鉴,如何以海岛“小切口”做活生态环保合作“大文章”,亟待深入研究讨论。请问在这方面,山东是否已“破题”?

  烟台是一座有创新基因的城市。2021年中央海洋强国文件提出,支持烟台开展海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试验。山东烟台于2021年提出建设“长岛国际零碳岛”,2023年编制了《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长岛全域温室气体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布了相关成果。目前,“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成效斐然,实现了车辆全域管控、新能源公交全域运行、清洁供暖全域替代、生活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全域覆盖。获批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和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特色做法入选《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大黑山岛被认定为我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海岛,孙家村“近零碳社区”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2024年初,烟台以“长岛国际零碳岛”为载体,提出发起成立“国际零碳岛屿合作组织”,搭建国际对话沟通和交流合作的高能级平台,推动全球岛屿利益相关方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山东省和烟台市构建了省市协同联动机制,组织专门力量推动工作开展,确定了“在建设中争取、在争取中建设,以建设促争取、以争取促建设”的工作思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成功举办“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发布会江南体育官网,。2024年11月13日,由生态环境部、山东省政府主办,省外办、省生态环境厅、烟台市政府共同承办的“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发布会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成功举办,实现了省市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举办专题边会“零”的突破。会议级别高、视角新、反响强,烟台代表32个共同发起方发布了《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提出加强全球零碳岛屿合作的方向和前景,得到国际组织官员和多国政要的积极响应,受到海内外主流媒体深度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二是切实深化与岛屿国家的联系交流。2025年1月13日,在中格两国总理的见证下江南体育官网,,烟台与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培训、水资源处理、低碳旅游等方面开展合作。近期,烟台组织有关企业和高校院所,深入研究岛屿国家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合作方案,集中拜会了格林纳达、马尔代夫等5个岛屿国家驻华大使,均表示将积极推进合作。

  三是支持和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合作。一批烟台企业踊跃扬帆零碳岛屿合作新蓝海,南山铝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7.8亿美元建设绿色低碳工业园区,顿汉布什在马来西亚投资1.8亿美元设立空调公司,东方电子在马尔代夫建设覆盖150个岛屿的智能电网改造项目,这些项目深受岛屿国家欢迎,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放大办会效应,烟台市将以更大力度建设“长岛国际零碳岛”,积极推动建立“合作组织”,更好助力山东省海洋绿色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对外交流合作新名片。

  凤凰网记者: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际关注的全球环境热点问题之一,请问山东省在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作为COP15主席国推动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去年江南体育官网,,我国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提出“深化国际组织合作,聚焦生物多样性前沿领域,加强科学研究、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部署,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与地方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一是持续深化跨国生态保护合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俄罗斯、泰国、新西兰等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携手开展国际候鸟护翼行动计划。威海荣成大天鹅自然保护区成为自2006年以来我国唯一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伙伴关系”(EAAFP)保护地网络(FSN)的单位。与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在黄、渤海等海域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合作项目,参与了联合国“海洋十年”等多项国际海洋科研计划。

  二是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我省积极申报并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物多样性金融(BIOFIN)项目首批试点省份,依托这一国际平台,与全球90多个国家共同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这一普遍性难题,系统展示了我省在生物多样性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功经验,特别是发布山东临沂柳编生态产业典型案例,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各国先进做法,有效提升了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与治理水平。还以该项目为基础,成功申报生物多样性框架早期行动支持(GBF-EAS)项目,正在组织申报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赠款项目(GBFF),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三是不断拓展国际交流活动。威海荣成成功举办亚洲首届“天鹅保护国际学术交流会”,建立了“天鹅保护大家庭”国际网络信息交流群,为今后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加强天鹅栖息地和种群生态监测打造交流合作平台。山东东营成功举办首次在我国召开的国际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临沂蒙阴在COP15两个阶段,分享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此外,通过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宜可城等国际组织举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培训,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深化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积极申报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宣传山东经验,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国际履约能力和合作水平,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山东力量。

  中宏网记者:“双碳”目标提出后,山东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围绕这方面,山东下一步有何重点安排?

  山东经济体量大,结构重,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省,均占全国1/10左右,全省降碳的责任重、压力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碳”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下达“双碳”相关任务目标,在全国降碳工作中体现大省担当。“十四五”以来,全省将“降碳”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推动各领域“碳达峰”政策规划落地见效,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持续推进工业能效水平提升,推动全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推广超低能耗、低碳建筑,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扎实做好碳市场履约工作。我省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数量与履约量均居全国首位,履约任务最重,通过全省共同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三个履约周期的履约任务。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累计共有323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1.01亿吨,成交额58.32亿元;累计卖出量1.33亿吨,成交额84.72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全国首位。同时,在碳市场的市场调节机制下,我省推动一批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排放强度高的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提高了全省煤电行业整体能效水平,碳排放数据质量和履约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二、创新实施碳排放减量替代。2022年,我省率先实行新上“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政策,先后出台了《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试行)》《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管理办法(试行)》,在确保“两高”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的同时,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产能承接等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碳排放要素保障。2024年7月,又修订印发《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对替代源类型、减排量核算方法等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累计审核100个“两高”建设项目,通过减量替代减少碳排放约1000万吨。

  三、全面推进各类试点工作。一是积极推动国家试点,我省4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在国家进展评估全部取得优良成绩;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成功举办2024中欧(青岛)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4年全区气候投融资贷款83亿元;威海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入选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二是探索推进省级试点。20个城市、20个园区、30个社区开展近零碳创建探索,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近零碳园区”、烟台市南长山街道孙家村“近零碳社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获选名单。三是持续推进碳足迹核算试点,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为重点行业全流程降碳提供支撑。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绿色转型,持续做好碳市场履约工作,继续加强“两高”项目碳排放源头控制,严格执行碳排放减量替代政策,加强碳足迹核算及应用,推动项目使用低碳技术、工艺和设备。

  齐鲁晚报记者:发布中介绍到,山东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全省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工作的意见》。其中多次提到了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能否介绍一下这两个中心情况,特别是在促进山东与太平洋岛国、加勒比地区交流合作中的作用?

  太平洋岛国和加勒比地区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南方”的一员,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两大岛国区域。我国同两区域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始终相互支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山东与太平洋岛国、加勒比地区交流合作起步早,1998年我省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科斯雷州建立了友好省州关系,2009年我省代表团访问了巴哈马。2022年4月、7月,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两个“国字号”区域合作平台先后落地我省。这是国家对山东的信任,更是山东的责任。“两个中心”聚焦全球发展倡议,发挥山东优势特色,打造面向太平洋岛国和加勒比地区展示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国际合作载体。

  “两个中心”落地山东3年来,我们在外交部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与太平洋岛国、加勒比国家交流合作全面起势。

  一是由无到有,加强工作谋划。出台与太平洋岛国交往规划、与加勒比地区交流规划,明确未来3年我省与两区域经贸投资、农渔业等十大领域合作事项。支持聊城大学、济南大学建设中国—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推出《太平洋岛国研究集刊》《加勒比研究资讯》,强化了顶层设计和智力支持。

  二是由少到多,扩大双向交流。“两个中心”落地以来,“请进来”“走出去”各类团组100余批600余人次,接待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所罗门群岛总理、库克群岛总理等政要访问我省,全面宣介我省绿色发展新成就,丰富绿色合作机遇。打造“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对话会”“中国(山东)—加勒比经贸合作对接会”“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文旅推介会、“齐鲁中医药走进岛国”等10余项品牌活动,促进双方在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务实合作。

  三是由小到大,深化经贸合作。通过实施“小而美”民生项目,助力山东优质品牌走进两区域,实现“好品山东”与两区域“双向奔赴”。支持省属企业、民营企业走进两区域拓市场,山东港口与斐济港口公司开展深海捕捞贸易合作,山东海洋集团与巴哈马农业和海洋资源部共建商品鱼种基因库,山左集团与巴巴多斯、圭亚那开展海洋产品养殖合作,恒岳公司承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机场,信发集团在斐济开展铝土矿投资项目等,一批高质量合作项目拉紧了合作纽带。

  四是由点及面,扩大各类结好。气变中心成立以来,我省与太平洋岛国各级友城数量从5对增加到14对,从覆盖3个岛国增长至7个岛国。加勒比中心成立以来,推动省内与加勒比地区签署各类友好协议10余项。山东省中医院与斐济南太平洋中医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太平洋岛国绿色发展合作联盟、中国—太平洋岛国职业教育联盟先后成立,进一步密切双方人文交流,增进了民心相通。

  2025年迎来了“两个中心”成立3周年。我们将加强前瞻布局,推出更多公共产品,建设高水平智库,活跃经贸及人文交流,实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将链接两区域国际组织,推动“两个中心”走向国际舞台,并鼓励各市与两大地区城市缔结友城;将推动“两个中心”与上合示范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贸试验区等高能级平台深入对接,承办机制性活动,全力推动与两区域交往持续“升温”,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气候外交,更好扩大我省生态国际合作空间。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生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联系电线。

推荐资讯